又是一年初夏,电视里、广播里、微博里不断有“来某城看海”的音频视频冲击着人的头脑。在持续的“看海”呼声里,忽然,脑子里就迁移出一个问题: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大西安,历史上能没遇到过连阴雨、大暴雨?咱老祖先在此建都,是不是经常要坐船上朝? 等到双休,急忙把自己二十年来所有积累的资料翻了个个,西安市图书馆再转两圈……嗨,真还把西安两千年来的“防大雨系统”给初步还原了出来。 我们西安,古称“长安”,取“万世平安长乐”的意思。这“万世平安长乐”的名,古人还真不是白给的。看我们两千年前汉长安城的下水道——灞城门下的过水涵洞(净过水面)就有一米七高,一米三宽,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每一进水口,有比洞口略大,手腕粗细的铜条铸就的过水网——两千年来未朽! 汉长安城大街下的排水道,都是这么粗的,比现在西安城里的一般排水洞还要高大!当年汉长安城只有四十万人口,只有一环;而我们现在的西安城,是三环外还准备修四环的大现代都市,光常住人口就近千万,还不算流动人口。 虽说是诸葛亮常常念叨——“未尝不痛恨恒灵二帝”,但就是灵帝这样一位昏君,在位时,却是最喜欢修下水道的一位皇帝了。在灵帝的亲自设计、参与、督工下,原本就能防千年一遇洪水的防水工程,成为了“万年工程”。据史书记载,汉长安城两千年来,只有一次因数月大雨,吓得皇帝命令大臣们准备好船只准备弃城,但洪水最终却没有进入汉长安城。 据考古发掘,两千年前汉长安城里每家铺设的下水道,都是由长一米五、宽三十公分、高五十公分的五角形管状瓦相互连接而成。从汉后至隋,历时近八百年,汉长安城中的管网由于淤泥沉积、疏通成本巨大,隋文帝在汉长安城东南方新建了大兴城。自隋以后至解放初,为了节约成本,城内的下水道逐渐演变成了开放式的倒梯形土渠。土渠有个巨大的好处——渗水。这渗水,一是可以补偿地下水的缺失,二是可以减少主干渠的压力。西安处于黄土高原,脚下黄土厚度在50至80米之间,最厚处可达150至180米。据实验,土渠渗水量可达渠容积的三倍以上,这还只是一天内的渗水量。至今,西安还流传句土话叫“渗渠”,专指办事行贿。 再说这两千年来,由未央宫内“沧池”做样板而演变出来的防水工程——涝子,也就是南方人所说的涝池,至元明两朝在汉长安城内设村建寨到八十年代末,更是村村都有。汉长安城中,据考证,每一个村子涝池基本都在村子的南边。涝池修村南,和中国人的五行观相关联。五行中南为火,那我们汉长安城里的古人们,就在火边放上水,让村里的风水阴阳平衡。 各村的涝池全是簸箕形的,一般是由北向南逐渐加深,这样方便居住在涝池北的群众取水;南面竖直很深,也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据对曹家堡、南唐、大刘寨等十来个村子涝池的统计对比,发现其大小和村子的面积直接相关。据各村老人回忆,至七十年代时,一般各村涝池大小还保持为本村子居住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最高深度大多达到两丈左右。这样大容积的蓄水池,一方面是在下大雨或是下淋雨的时候,可以存贮大量的雨水;另一方面是在大旱的时候,可以为人蓄提供生存所需。据村里老人讲,过去谁要是在涝池里洗漱污物,或是小孩子不小心在涝池里撒尿,那都是大不敬,要受到族规惩罚的。每年冬季起塘泥是村子里的一件大事,塘泥可以直接用来肥地增产;每年春季很多村子都会在涝池边敬龙王,保一村平安。这些都是汉长安城中老人们常常怀念的文化生活。如今,有几个村子虽然被拆了,但是他们的涝池痕迹还在! 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年月,在过去“南水北调”想都不敢想的岁月,古代的汉长安城里的人,就是这样简单实效的把“涝”和“旱”进行了“和谐”。其实由此联想,如果我们现在有办法把“看海的雨”留存,那“南水北调”是不是就可以省了? 再看我们汉长安的城址选择。汉长安城南有龙首坡,西有西坡,东有红庙坡,北边面临渭河;高12米,宽12至16米的北城墙把汉长安城与渭河相隔,渭河成为了汉长安城天然的护城河;加上南高北低的地势,这样的总体布局,在汉长安城四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防汛工程。 看着如今各村的涝池痕迹,想着古书中大汉王朝几个皇帝爱修湖的皇帝,突然就明白了省委省政府巨资修复昆明湖的原因——存水!《三辅旧事》中记载着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开凿昆明池一事,说当年的昆明池有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戈船数十艘,楼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葆麾。武帝当年想着修池练兵以胜昆明国,其实现在想想,武帝此举实在是“人定胜天”的写照——那百艘巨舰,四角大旗,难道不是对暴雨洪水作战的尖兵与宣言!昆明池、沧池、涝池,这些就是古人的“存雨旱调”工程啊!许多时候,只有在“天灾”面前,我们才会冷静思考,我们才能理解古人的智慧。岁月悠悠,站在昆明湖两岸的“石婆、石爷”(牛郎织女)可曾在笑我们这些大汉子孙的愚与痴? 再看为啥后来修大兴城,就是现在的西安。真是越看越可爱。 现在的西安,南有草场坡,北有龙首坡,东有半坡,西有红庙坡、西坡、丈八沟。这四面四坡一大沟,是古人有意而为,还是自然而成,不得而知。但城址四边四面比城墙还高大厚重的大坡,形成了第一道防洪大堤。接着紧随其后的四面高大的城墙,构成第二道防水线。而且西安的地势,即就是城中,也是南高北低,适合把水往北排(北边就是渭河)。加上几千来未被破坏的护城河,西安千年未发生过洪水的史实,充分可以证明这座城市选址和建设的科学性!(当然,西安近年来下雨有溺水的。那一方面是自己喝大了;另一方面,这海都是各街道和各房地产商“自己围成”的“小海”。) 一路细细走来,不难得出一个千真万确的结论:我们长安千年来,在防大雨上真正做到了点(各村涝池)、线(粗细不一的下水道、面(地理防护与旱涝和谐)三结合。有空,常常深度品味一下八水绕长安的胜景;有闲,去大兴善寺传统文化大讲堂听听西北大学李立安教授讲的长安地势与“六爻”的相关讲座;有机会,你站在南五台山脚下远眺如同在半空中升腾的西安城仙境,那一时,那一刻,你就会更加深刻地爱上长安,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数千年来长安人的智慧。 审核:张永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