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铜川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走进印台 > 产业经济 >
?
走进印台
 

产业经济

发布日期:2018-01-19 19:08:0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2017年是我区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轮追赶超越的起步之年。新的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围绕既定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强化招引,大干快上,聚力抓好项目

  印台发展,招商是引擎,项目是龙头,只有坚持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战役,持续用力招大引强,才能实现追赶超越、加快系统深度转型。

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以“一心一带四园四区”为承载,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策划和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借鉴渭南、韩城等地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宣传推介,夯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努力形成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浓厚氛围。立足印台资源优势,在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等地开展驻地招商活动,努力在陶瓷建材项目的引进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抢抓上海、昆山等地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开展叩门、定点等招商活动,争取引进装备制造、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力争全年签约投资2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5个,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26.5亿元以上。

  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准确把握中省政策导向,深入推进项目“储备库、预备库、建设库”三库联建,健全项目有序入库、滚动发展、快速推进的长效机制,力争全年完成政策性投资4亿元以上。实施“追赶超越投资计划”,坚持开展项目观摩活动,狠抓83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狠抓要素保障,精简审批程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投资环境。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驻工地专员等制度,建立“专案”推进、“专班”研究、“专人”负责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推动政企、银企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

  ㈡建强载体,加快集聚,奋力提升工业

  坚定“工业强区”的信心不动摇,以敢为人先地勇气和胆识,以只争朝夕地精神状态,攻坚克难,扬长避短,抓龙头、建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煤炭机械化改造步伐,确保6个通过复工验收,所有生产煤矿实现井下安全技术托管。深化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新增洗煤企业3户以上,积极发展煤化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煤炭附加值。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地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降本增效行动,鼓励支持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类企业扩能技改,做大做强。全年发展中小微企业100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以上。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区内坩土、紫砂等优势资源,聘请专业团队完成矿产资源、生产成本和市场调研三个分析性报告,为陶瓷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立矿产资源办和紫砂研发中心,列支专项资金,推动陶瓷紫砂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工业技术人才和闲置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力争在瓦楞纸制造、煤矸石利用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上取得突破。持续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巨光光伏、农光互补项目建成投产,2个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陈陶园区通过实施园区道路、污水收集腾地扩园和工业用水等工程,进一步拉大园区框架,使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努力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全力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飞博陶瓷、年产11万吨高岭土煅烧生产线达产达效。建成中小企业创业产业园,年内争取引进6-10户中小企业,2户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不断提升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顺金园区扩大川北果蔬批发市场规模,建成鼎铭物流园和安泰医疗垃圾、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力争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企业,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总量。雷家沟园区充分利用工业闲置资源,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和方向,积极引进汽车轮毂、电梯踏板制造、铝型材加工等项目入驻园区发展。

  ㈢放大优势,提质增效,用力做强农业

  大力实施“果业立区”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

  推进现代果业标准化。按照生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营销品牌化、储运冷链化的要求,促进果业全方位提质增效。积极推广应用大苗移栽、自根砧栽植技术,发展矮化密植苹果1000亩以上,持续稳定苹果面积。加大务果技能培训力度,培训果农3万人次以上。扶持果业企业(合作社)建设完善冷藏设施,提高果品保鲜能力,提升附加值。加快电商培育、域外形象店建设,着力打造苹果销售新业态。积极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果业企业、合作社设计使用印台特色包装,建立苹果网上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打响印台苹果品牌。

  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化。以红土、广阳川道为重点,抓好10个蔬菜重点村建设,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4000亩以上。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新增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和无公害养殖企业各1家。积极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努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加快推进王石凹、陈炉、阿庄中药材专业镇建设,建立规范化种植示范点3个,种植川乌、油用牡丹1500亩以上,栽植干杂果4000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个以上,培育家庭农场10个以上,认定职业农民100人以上。

  推进农业园区规范化。以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为核心,组建周陵农业产业集团,启动周陵农业科技博览馆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电子商务园、仓储物流园、创业孵化园建设,实施生猪示范基地、标准化西洋梨示范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化经营、项目集群式组合、产业链条化延伸、资源循环式利用,进一步强化周陵园区的龙头地位,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发挥周陵园区“国字招牌”的引领作用,实施金圪塔、晨光等园区升级晋档工程,加快农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发展。

  ㈣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倾力发展三产

  大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充分释放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培育新业态、催生新动力,带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迸发活力。

  厚植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区域文化内涵。积极传承陶瓷烧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金锁关城遗址、东区工业遗址等保护力度,搜集整理名人、传说、农耕、民俗等文化资源,努力让印台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和活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力争我区被认定为革命老区。积极创新和拓展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载体,努力在旅游产业发展、城市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示印台独特的文化魅力。

  提升景区档次。以“一带四区”为核心、以特色景点为支撑,持续推进全域旅游。陈炉古镇景区完成景区供水、民俗文化广场、三圣阁保护等工程,启动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合作,推动金锁关石林景区扩大规模、规范运营;开工建设王石凹工业遗址项目;纵深打造305省道生态旅游观光带,完成金锁何家坊、广阳井家塬、红土崾先3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郭秀明教育基地建设,努力让印台旅游更有看点、更有内涵。

  繁荣消费市场。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以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为重点,科学规划南关新桥等四大商业片区,推动全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与逛集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建成9个镇级电子商务中心,5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力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通过验收。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300家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㈤科学布局,完善功能,着力统筹城乡

  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城市为核心,注重全域统筹,推进梯次发展,着力打造城乡互动、产城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城市新形象。稳步推进同官古城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济阳新城、欧景台三期等6个保障房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北关煤台等12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持续实施城市三化工程,努力让老城焕发活力。建成印台中学并投入使用;启动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北城搬迁集中安置点,加快世行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让北城的人气商气更旺。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印台城市新形象。

  打造城镇增长极。坚持走特色化发展路子,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发展。陈炉镇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提升文化旅游名镇内涵;金锁关镇整合域内旅游资源,着手启动金锁古镇建设;广阳镇、王石凹街道依托闲置工业资源,打造工业遗址核心体验区;红土镇以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为契机,建设东区商贸重镇;阿庄镇发挥农业优势,打造精品农业示范镇;印台、城关、三里洞街道借助城市辐射带动,在商贸服务业上扩规增量。通过错位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批产业有特色、文化有韵味、生态有魅力的特色小镇。完成陈炉安全饮水工程,加快红土镇区供气管网接入工程,启动红土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工程,进一步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打造乡村宜居地。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先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分层次推进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各村自然生态条件、历史文化元素、田园人文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完成金锁石林示范片区和19个创建村建设。实施好农村公路和通村联网、农村公路养护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持续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加快推进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文明富裕的特色乡村。

  ㈥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全力改善民生

  坚决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实实在在的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7所学校综合楼、1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和4所学校操场改造等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交流轮岗、大学区管理等工作,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创建顺利通过验收。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三里洞足球场和红土、陈炉两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积极创作文艺精品,持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全区首届运动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实施卫生健康工程。积极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建设西安凤城医院分院唐华医院项目,建成区妇幼保健院并投用,完成省级并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实施好区中医医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全区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区老年养护院建设,建成农村幸福院23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坚持宽松准入、贷款贴息、减税降费等多措并举,大力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和大众创业创新,发放小额贷款14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以上。

  实施国卫提升工程。巩固和扩大创国卫成果,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放心市场创建,启动美食街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环卫保洁服务新模式,确保国卫复审顺利通过验收。启动建设区域性食品与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探索开展智慧监管试点工作。大力推进质量强区和品牌建设,培育省市级名牌产品2个和省级著名商标4个,创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户,评选示范店15户、特色店100户。

  实施平安建设工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和防汛防滑、森林防火、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强化防灾减灾预警,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深化平安印台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㈦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合力推进脱贫

  以移民搬迁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

  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按照“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的思路,以扶贫搬迁为重点,同步推进避灾、生态等各类移民搬迁,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同时,将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就业服务,努力实现群众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服务有保障。

  让贫困群众可发展、能致富。以金锁西片、铜罕沿线为主战场,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发展壮大种养殖、农家乐等产业;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会兜底等脱贫工程,全面完成2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健全脱贫攻坚推进机制,集聚脱贫合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㈧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大力推进环保

  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两手并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紧盯节能减排不放松。加快推进城区、镇区、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利用率。切实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畜禽养殖企业排污处理工程,确保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削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狠抓环境保护不手软。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加强大气环境污染源头管控,全力做好减煤、控车、降尘、治污工作,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不少于279天。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渭河流域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实施美丽河道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开展土地污染调研,编制实施土壤污染治理计划。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治山治水护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造林绿化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完成后河沟水库建设,启动雷家沟水库建设,治气净水、增绿护蓝,努力为印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严肃环保追责不留情。建立环保责任清单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行业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坚决克服“失之于责、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环保监督与执法,严查违规排污行为,铁面问责破坏环保的人和事,让广大群众呼吸洁净空气、饮用安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