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铜川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 聚焦印台 >
脱贫路上父子兵
时间:2018-06-19 15:09:23   来源:铜川日报   浏览次数:

  在印台区阿庄镇下庄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不甘贫困,勇于尝试,在花甲之年圆了自己年少时的养蜂梦,并成为儿子创业的楷模。他们就是父亲王中义和儿子王文军。 

  王中义家中有4口人,妻子长期患慢性病,两个孩子在外打零工,他种玉米、务果园,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生活开支。2015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中义说他一直有一个养蜂的梦,因为日子太苦,所以太想尝尝那种蜜一样的生活。从十七、八岁起,他便开始自己琢磨养蜂,由于当时条件太差,买不起白糖,蜜源也不好找,他一次只敢养一箱。就这样,一个养蜂的梦实现了。然而毕竟是小打小闹,一箱蜜蜂采的蜜不足以支撑家庭的开支。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养蜂,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打零工,务果园、种玉米,凑凑活活过日子。 

  2015年,王中义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帮扶干部经常去家里宣传扶贫政策,这又燃起了他养蜂致富的希望。这一次他决定科学化、规模化养殖蜜蜂。于是他收集整理了养蜂方面的书籍,同时利用网络学习蜜蜂养殖相关知识,并实地考察,采购了意蜂和中蜂两种蜂苗,又专程买了蜂巢、蜂箱和蜂框,开始了规模化养殖。他将中蜂养在自家平房上,意蜂放养在野外的山上。由于阿庄本地有大量的刺槐、油菜、苹果、花椒等,因此蜜源十分充足。 

  三年规模化养殖蜜蜂,王中义掌握了更多的蜜蜂养殖技术。他还经常和各地蜂友在微信群交流。如今他已经养了四十多箱蜜蜂,好的时候一年可收入5万元。蜜蜂产业的发展不只让他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让他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王中义的成功带动了在外务工的大儿子王文军。王文军今年30岁,肢体四级残疾,常年在外务工。考虑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今年开春,王文军决定回家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山里的黄蝎子(东亚钳蝎)。于是,他去外地考察,回来后便着手准备养殖蝎子。四月的天气不是很热,白天他在家忙着建养殖蝎子的场所,购买器具,晚上就和父亲上山捉蝎子,一晚上能捉4、5两。村里有胆子大的年轻人听说他家收购蝎子,也开始在山上捉蝎子,甚至邻村的人也开始与他有了“生意”往来。 

  由于蝎子喜潮怕湿、好静不好动,养殖蝎子要特别注重湿度、温度等的控制,因此民间有“蝎子十养九不成”的说法。初次创业的王文军像呵护孩子一样,白天他待在蝎苗房和种蝎棚,观察蝎子的习性,控制湿度和温度,晚上还和父亲去山里捉蝎子。 

  为了保证蝎子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他还在蝎苗房养殖了黄粉虫和土元。他说,东亚钳蝎长成成品蝎最多一年,但是每只的价格可以达到1元,种蝎的价格每只则是1.5元。最近他计划投入1万元收购20公斤种蝎,让养殖规模达到8万只。 

  中药市场的繁荣使蝎子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大,王文军说他的蝎子不愁销路,药材市场有人专门上门收购,每公斤价格在960元以上。“如果我这一次创业成功了,明年我就扩大规模,而且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养。”王文军说。 

  父亲王中义尝到了蜜蜂养殖的甜头,成了儿子王文军蝎子养殖的领路人,儿子王文军在蝎子养殖的事上的创新,也不断超越父亲。他们自主发展产业,是“造血式”脱贫致富的典范,是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的父子兵。(通讯员:崔思)


编辑:焦 勇 

审核:焦 勇